实干振兴乡村创新创造幸福

流动红黄旗:正兴镇的脱贫攻坚励志正向标

云南新闻网讯(记者 梁荔)“我们勐烈村已经连续7周获得‘工作推进先进村’流动红旗,只有一周得了黄旗。”说起有一周该村得了黄旗这样“落后”的事情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镇勐烈村党总支书记佟绍俊表示非常遗憾,他说:“我们非常在乎得到流动红旗这个荣誉,为此大家都卯足了劲,各项工作完成率在每周评比中名列前茅,成为全镇各村比学赶超的对象,就因为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有一周没得到流动红旗,今后不会再出现了!”

“流动红黄旗”是正兴镇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一项以压实工作责任,巩固脱贫成效为目标而实施的创新制度。该制度以每周工作完成情况、完成效率等指标作为考量标准,通过综合分析评判,列出排名顺序,选出本周综合排名前三的行政村并授予“工作推进先进村”的流动红旗;对排名靠后的三个村授予“工作推进滞后村”的流动黄旗。对连续夺得红旗的行政村进行表彰奖励,对连续获得黄旗的行政村实施纪委通报、挂村领导约谈等惩戒措施。

勐烈村在地理位置上不靠城镇,村寨大多都安在山区坡地上,但记者却在这里看到他们干净规整的人居环境,扎实有序的农业产业。

在勐烈村第四村民小组,一幅干净整洁、动静相宜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沿着步道前行,见男女老少村民或拾着扫帚或抬着小铲认真地清理村道上的树叶和路旁的杂草。“串户路硬化我们四组在全村可是第一家,加上安装路灯、文化墙前后共花了65万元。”家住勐烈四组的勐烈村妇女主任罗宗梅从人群中走出来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流动红黄旗’制度实施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各村干事热情,工作推进效率明显提高。”正兴镇镇长刘杰对记者说:“‘流动红黄旗’制度,从扶贫扶志出发, ‘争先创优’的奖励方式,优先把项目安排给那些在脱贫攻坚中积极作为的村、组,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在全镇树立标杆,让贫困群众建立一种‘走在人前’的自信,靠自己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努力脱贫致富。”

自流动红黄旗制度实施以来,勐烈村的榜样作用明显,这在记者随后走访的其他村组得到了验证:“这种定质定量的工作考核手段,能让我们村三委班子高效运转,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每周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分配任务,每位工作人员都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大家都甩开膀子干。”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学如是说。

正兴镇党委书记王梅说:“对我们基层来说,脱贫攻坚不是一时的摘帽,是要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因此扶贫首先得扶‘志’和‘智’,只有充分激发出贫困户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发挥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脱贫攻坚才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正兴镇打出“流动红黄旗”这一脱贫攻坚励志正向标的初衷。

其实效,正如勐烈村党总支书记佟绍俊所说:“村寨美好,群众富裕,大家都有面子了,谁不高兴呢!

康平镇: 4914户危房户 住上“放心房”

云南新闻网讯(记者 钟云 陶平 吕禾) 近日,记者走进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大树脚村委会整鲁村民小组,一户户修缮加固后的房屋远远望去,就像朵朵盛开的白玉兰。

“房子没有修缮之前,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不要说住得舒适,连住得放心都做不到。”整鲁村民小组的刀家成给记者描述了民房改造前他家的情景。现在的刀家成家,新换上的树脂瓦下是刚粉刷过的白墙,屋内干净敞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解决了住房难题的刀家成开起了小卖部,还自己酿苞谷酒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据了解,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康平镇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推进全镇危旧房改造工作。全镇抽调了50余名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会同住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10支民房推进工作队,对全镇所有民房开展“拉网式”摸排。完成排查后,先后组织工作队到外地“取经”,并邀请住建部门老专家为全镇的民房建设“把脉开方”,因村因户施策,制定出台危房改造一户一方案。资金方面,对一般建房农户给予3万元/户的补助,修缮加固农户不超过2万元/户的补助。截至目前,全镇共改造和消除危旧房4914间。

云南新闻网讯(记者 魏大良 摄影报道)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景谷县水稻主产区,特别适于种植优质水稻。近日,记者走进勐班乡勐班村东红村民小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空气里洋溢着水稻成熟的香甜,一台台收割机破浪前行,颗颗饱满晶莹的谷粒堆满晒场。不禁感叹:“又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