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普吉街道关停12家违法排污小工厂 城市环境改善

 4月1日,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违法排污的12家收购、生产废旧塑料制品小工厂进行关停。这是普吉街道对五华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吹哨报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积极响应。


当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随执法人员到达弓背山,将对弓背山上的7家违法排污的收购、生产废旧塑料小加工厂进行关停处理。

在其中一家小作坊,记者看到,成堆的废旧塑料制品堆放在进出作坊的道路两旁。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走进作坊的加工车间,地上四处散落着不同种类的废旧塑料制品,杂乱不堪。清洗池里的水面上飘满了一些加工时产生的碎末,整个作坊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在小工厂临近高速路的一面,生活污水被肆意排放,“雨季一到,这些污水将会随着雨水汇入河道,造成水环境污染。”现场执法人员说。

普吉街道“哨响”一声 辖区内12家违法排污作坊成功关停

据了解,普吉街道科员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发现辖区内有12家违法收购、生产废旧塑料小加工厂的污水直接排放,对入滇河道的水环境产生了污染。

面对这一问题,普吉街道联合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昆明市生态环境五华分局、五华区水务局等7家职能部门,对这12家违法排污作坊进行关停处理。

“从发现问题到专项工作整治完成,短短3天时间便完成了此前很难完成的工作,完全得力于五华区委区政府实施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普吉街道办事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整治工作中,五华区各部门对这12家收购、生产废旧塑料小加工厂的经营户、承租人等进行了现场联合执法检查,依据各自职责下发了相关处罚文书,并对经营户、承租人现场进行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督促经营户及时搬离,告诫承租人积极整改,形成了综合执法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五华区将建立融合互促机制,加大探索研究力度,推动创新实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力争破解五华区城市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难题。